查看原文
其他

GCGS第一届摄影展“BIAS” | 与“偏见”对话

GCGS 广东碧桂园学校 2023-03-30



BIAS“社会偏见屡见不鲜,它长得如此硕壮,即使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马·埃梅(法国作家)





偏见,无处不在,关于性别、关于身份、关于地域……你是否注意过?是否遭遇过?是否直面过?又是否跟它说“不”过?

GCGS第一届摄影展“BIAS”

让我们一起,与“偏见”对话


(摄影展主策划人:AP11-1马浩宇)




 

问:策划摄影展的初衷是什么?答:我从六年级起就开始参与到帮扶空巢老人的活动中去。那时,更多的是我的父母推动着我去完成这些任务,而我本身对这些老人群体的态度是非常消极的。对于我来说,除了对他们身处空巢所抱有的遗憾与同情,时代的鸿沟让我们这两代人没有任何的共同语言。但是,六年的志愿经历让我逐渐对这个群体有了改观。我发现这群老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交流的渴望远比我想象的更加积极。我还记得疫情期间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访了一位老党员,他分享了自己在抗日战争的经历。并且讲述了这样的经历是如何激励他对现在的生活抱有感激与无限的热情。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那些我对空巢老人乃至整个老人群体所持有的偏见逐渐破碎。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应该有一个机会走进老人们的生活中,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有趣和精彩。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用相机记录自己身边的社会偏见,为身处偏见的社会群体发声。因此,我策划了这次的照片展让大家打破自己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偏见。


问:拍摄照片背后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答:我记得《庙纸》是我们拍摄的第一副作品,那时我和另一位拍摄的小伙伴对于拍摄别人生活还是有些忐忑的,害怕遭受到拒绝和别人的不满。也是在那时,我们看见了那群围坐在一起的老太太,手里叠着金灿灿的纸张,时不时得爆发出阵阵大笑。

我们很忐忑走上前去小声的询问能不能拍摄一张照片,她们却用我们都听不懂的白话回了几句。我们两个人就很尴尬的在那里用手比划,小伙伴还急得说了英文。几番对话下来,一位老奶奶朝我们招手,我们才意识到她们让我们走近点。然后一群老奶奶便笑着看着我们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说让我们随便拍,我一下子就放松了。没想到这群老奶奶这么好沟通,这么容易就接受了我们拍摄的请求。这让我对接下来的拍摄计划都有了更多的信心。



另外一组作品《生活的模样》里,有一位捡塑料瓶的老奶奶。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一个工地边上捡工人们喝完剩下的塑料水瓶。当我们询问她能不能拍照时,她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自己不好看让我们不要拍她。我们就告诉她没事的,我们就想记录一下大家的日常生活,她才很拘束的让我们拍了一下。几张照下来,她也放开了,大笑着继续做她的事让我们拍摄,脸上是溢出来的笑容。在那个灰蒙蒙的早晨,我便在这位满脸笑意的奶奶身上,看见了最生动的平凡人的模样。




策展方部分作品




《来喝杯茶》婆婆一遍遍的清点整理等下活动用的资料,老了也不能糊涂嘛。难得的机会出来当一回志愿者,竟然又紧张又期待呢。




《赞!》色彩鲜明的上衣,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笑颜,无一不体现出老奶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经历了世间百态之后,她的笑容依旧温暖纯真。相信得到了奶奶的赞美,一定也会拥有这样乐观的心态吧!







《艺术的年龄》白嫩的小手笨拙地拿起彩色笔,涂上红色的格子,黄色的背景,将心中的童话在纸上鲜活地展开。褶皱遍布且娴熟的手用彩铅轻巧地描绘着线条,勾勒的不仅是图案,更是岁月的斑斓。此时的艺术并无年华的沟壑,而手中灵动的色彩,正映着她们眼里闪烁的光芒。




《四小天“格”》当音乐响起,我们没有羽毛,没有踮起的脚尖,没有聚光灯,也没有掌声雷动的剧院;但我们有一样的格子外套和一样不惧迟暮的心。




《平安》清晨,她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推开厚重的铁门朝着巷子那一端看去,仿佛离家远去的儿女身影下一秒就会出现。门口的对联上还印着大大的烫金字体。“平安”,即使身在远方,哪怕今年不回来,年迈的母亲也希望她的孩子们一定要平平安安。




《大局已定》缓缓点起一支新的香烟,胸有成竹是因为多年在棋盘上游走的打磨。他明白,两方之帅,终有一方被夺,丢车灭将,也是必然的过程。正如他漫漫长路上不断的收获和失去,得到和消逝带来的结果早就变得微不足道。只见他放下快要燃尽的烟,淡定自若地走出预想好的下一步。当棋子触碰到木质棋盘的那一瞬间,结局固然已经不重要了。




《我的幸福是你》“食多两啖啦,唔好嘥晒啲嘢“,婆婆同孙子在早餐店买了块新鲜热辣的马拉糕,在一旁找了个地方坐下享用。“妞妞你看镜头,喏,摆一个笑容哦。”奶奶满脸笑意的看着眼前的孙女指引她站在镜头的前面,一老一少的笑容隐约重叠在了一起。“嘿呀真是的,非要我帮你,婆婆我画得比你好多了。”老人站在孙女面前摆弄着桌子上的彩沙画,旁边是一脸严肃的小女孩。人们总觉得我们被家庭束缚住了手脚,却不知,我们的幸福就是能天天围着孙子孙女儿转。




《老头的“花花”世界》舞伴花色的上衣和秀色丝巾上残留的洗浴香气,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在空气中轻盈起舞。时间仿佛一瞬间倒退,染黑了他已经布满斑白的发丝,几十年前的他,也像这般跳着,舞着。时间,一定带走了一些什么,但注定带不走他的“花花”世界。




《只是想要一起坐着》“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都不说话,只是一起坐着,就已经很美好。揉揉眼睛,眼前还是你们,就已经很美好。







校园投稿作品




《who says》一等奖作品DP12-2崔俊颖 DP12-1张黎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女性的优秀不应该被“上得厨房,下得厅堂”的偏见定义,而男性也不应该被剥夺“上得厨房,下得厅堂”的权利。Please associate abilities with individuals and not with gender.




《国际考前》二等奖作品IG10-1高烯哲 IG10-1程映翔 IG10-1梁诵洋通过课桌上《明代散文选译》中的数学笔记及草稿,运用黑白色调加深沉重感,引发认识深层次的思考




《新娘·The Bride》二等奖作品DP12-1陈朗同样作为女性,目睹了几次别人被催婚的场景,感觉很无奈。在我们的文化下一直存有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结婚生子似乎是应有的“一大目标”。职场VS.结婚,是一个很尴尬的处境。




《who says 2》二等奖作品DP12-2崔俊颖 DP12-1张黎“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在追求性别平等打破固有偏见时,男性的权利和女性追求的同样重要。从小儒耳目染的性别固有印象不只有女性的“贤妻良母”,更有对男子气概的一昧要求。但男生应该和女生一样有权力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顶天立地”的固有形象禁锢。




《美》三等奖作品DP11-3 黄子恩“美”是什么?当今时代,随着许多大众媒体的出现,例如许多网红,明星等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大众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审美的认知等存在着许多的偏见。比如,很多人觉得瘦就是一种美,皮肤白嫩,鼻梁挺拔,妆容甜美的女孩子才是最漂亮,美丽的。多元化的审美在我看来是当今最为缺乏的,大众们过于去追求像明星网红那样单一的审美。




《乞暮》三等奖作品DP12方俊杰在地铁站外乞讨的白发老人。玻璃映出的黄昏暗示着老人的时日无多,栏杆表现出其与正常生活的隔绝。一根散发着金光的扶手穿头而过,将其像犯人一般钉死在地面,暗示着光鲜又残酷的现实与社会将钉死于社会底层,失去翻身机会。




《everlasting bias》三等奖作品DP12-2崔俊颖 DP12-1张黎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角度不可能相同,所以偏见永远存在,能够减少偏见的方法应该只有认识到偏见。“It's not at all hard to understand a person; it's only hard to listen without bias”–Crris Jami




《“观”爱》三等奖作品IG10-6戴利桂广州市珠江新城兴盛路,两位外籍女子经过。在这路旁,爷爷佝偻着背,躯干无力地压着干瘪的小腿,一对生锈的拐杖放置在水泥地上,开裂的橡胶鞋随意地散落在手边,还有一只期望碰撞声的破铁碗。空荡荡的铁碗前,两双眼睛彳亍在街旁。









更多作品展于初中图书馆一楼展览区直面“偏见”从现在开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